行业动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主页 > 行业动态 >

小贷监管的“广州经验”将复制到7+4类地方金融

来源:289财经热点 时间:2021-04-02 10:49作者:协会办公室

image.png

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正在被更大范围地运用到7+4类地方金融组织监管中。

4月1日,由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与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主办,广州市小额贷款行业协会协办,以“科技赋能小贷行业稳健发展”为主题的小额贷款公司行业科技应用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徐秀彬在会上表示,广州先行在小贷行业试点“五链协同”监管。从试点效果看,通过五链协同,有效地缓解小贷行业“监管难、征信难、风控难、催收难、融资难”等问题,未来“五链协同”监管将逐步扩大到7+4类地方金融组织。

地方金融监管的“广州样板”

科技进步为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带来了更多可能,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会长王非在会上表示,随着互联网普及、数字科技进步和具有场景的大数据技术运用,金融企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不但使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展,同时也使金融领域的技术风险和操作风险更加复杂,而可能将风险放大或以新的形式展现出来。

“面对越来越多的监管数据,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确实是监管当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王非指出。

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志英介绍,广州市积极探索发挥科技在强化小贷行业监管以及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作用,采取了打造“五链协同”监管与服务体系、建设数字普惠金融监管试验区、出台实施小贷行业首席科技官制度一系列创新举措,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小额信贷和数字普惠金融的中国经验提供广州样板。

据悉,在科技赋能监管方面,广州已经进行了诸多探索:2019年初,广州启动建设“数字普惠金融监管试验区”,成为全国首个以“监管”命名的试验区,正式开启了将监管科技运用于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探索。2019年8月,广州市金融局、越秀区政府、广州互联网法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全国首个“数字金融协同治理中心”。2020年,在总结数字普惠金融监管试验区和数字金融协同治理中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广州提出建设“五链协同”监管与服务体系,并成立五链协同创新中心。

“五链协同”让小贷监管更高效

事实上,地方金融监管条块分割、信息不对称、难以形成监管合力,一直是金融监管的难题。在破解这一难题上,广州探索试点通过运用是依托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建设“五链协同”监管与服务体系。

徐秀彬在会上介绍,所谓“五链协同”监管与服务体系,是依托上述科技手段,建设监管数据保存验真的“监管链”、风险监测预警的“风控链”、纠纷调处化解的“司法链”、信用数据验证的“征信链”、优化行业生态的“服务链”,并实现五链之间的高效对接。

“‘五链协同’着力扩大地方金融监管‘朋友圈’,构建监管与发展双促进的‘生态圈’。”徐秀彬介绍,目前这一试点已经在小贷行业率先试点一年左右,有效缓解小贷行业“监管难、征信难、风控难、催收难、融资难”等问题

“五链协同”在具体实践中如何发挥作用?徐秀彬在会上以“监管链+司法链”举例:互联网小贷主要的经营方式是全流程在线放贷,能够证明整个交易事实的证据主要是电子数据,但很容易被篡改。通过在监管链中设立“存证认证平台”,互联网小贷放款后的相关交易数据摘要值会实时同步上传至“存证认证平台”中,并储存至广州互联网法院的司法链。司法链在接收到相关交易数据后会同步生成对应的存证编码原路发回至互联网小贷公司。一旦发生纠纷,互联网小贷公司可在广州互联网法院诉讼平台上提交相关交易数据和存证编码,在系统对交易数据进行核验比对后,可证明交易数据未被篡改,以此提高法院法官认定互联网金融交易事实的准确度,然后通过与互联网法院的“类案批量智审系统”进行对接,就能迅速、高效地做出审判和执行,从而提高对小贷公司的司法救济能力。

“以某互联网小贷公司为例,每年这家小贷公司需要诉讼的案件达1万件左右,光打印材料就要花费数十万元,基层人民法院也只能承接小部分的案件。通过监管链“存证认证平台”与广州互联网法院“司法链”进行对接后,除了节省材料费之外,这1万件案件都能通过批量智审系统进行审理,回款率也大幅提升。”徐秀彬表示,广州将进一步深化五链协同体系建设,以监管链为核心,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衔接、信息贯通、反应快捷的闭环协同系统,未来将逐步扩大到7+4类地方金融组织。

当天,来自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的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人及行业协会负责人、专家学者代表、小贷公司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image.png